近年来,德化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深入推进自然资源要素保障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聚焦土地高效利用、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、生态保护修复,突出“三点三抓三促”工作方法,成功获评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。
一
找准切入点,抓产业空间再造促发展
德化县作为典型山区县,辖区内多山地丘陵,城区周围群山环绕,土地资源极度稀缺,发展空间非常受限。为切实有效破解发展用地空间制约问题,该县以工业用地为切入点,优化布局、提升效益,通过增量的合理配置及存量的深度挖潜,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。一是向山要地,打造万亩“工业梯田”。大力开展低丘缓坡地综合开发利用,按照统一规划、统一安征迁、统一建设、统一出让、统一管理“五统一”开发模式,依山就势、平丘填壑,致力打造以陶瓷产业为主导的“工业梯田”。先后规划建成鹏祥、诗墩、城后、宝美、紫云、民营科技园以及城东工业区(一二三期)等7个陶瓷产业园区,生成产业用地约1.2万亩,其中约80%原为荒地、山坡地。2022年陶瓷产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评价集约度90.08。二是退城入园,创造产业集聚空间。对旧城区、主城区功能布局重新优化调整,大力实施工业企业“退城入园”,并在城东工业区等新建产业园区专门规划新兴产业园和特色产业园,引导工业企业集聚发展。近5年来,收储搬迁中心城区、旧城区工业企业用地24宗642亩,建成陶瓷新秀园、城东电商物流园、城东瓷土加工区、电子商务园等多个产业集中园区。三是腾笼换鸟,焕发老区发展活力。鼓励引导工业企业实施厂房加层改造、内部用地整理、“零地”技改增容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,支持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,发挥工业园区寸土寸金的价值,大力实施结合片区改造的招商引资,推动旧厂房和低效园区“腾笼换鸟”,实现老旧厂房、老旧园区的产业升级。2022年以来,实施工业厂房加层、扩建10宗,增加厂房面积17.06万平方米,可增加税收约1200万元;实施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项目5个,建设标准化厂房2处15.8万平方米,已签约及意向入驻企业27家;拟规划实施龙船洋片区、后所片区、隆泰化工片区提级改造300亩,拟建高端商务区及瞪羚企业、“专精特新”企业聚集区。
二
紧扣关键点,抓资源持续开发促提升
立足德化县境内丰富的矿产资源,深化矿山企业技改升级、矿业权整合归并、矿产综合回收利用,不断提高矿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,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和经济贡献能力。一是抓住关键矿区推整合。根据区域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,不断优化矿业布局,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、重点矿区集聚。分别围绕双旗山金矿、鑫阳铁矿、海峡水泥、金竹坑瓷石矿等龙头企业,打造北部金矿资源生产基地、西南部铁矿资源生产基地、石灰石矿生产基地和造陶瓷产业原料供应基地,集聚提升资源的规模化生产和综合利用效率。全县矿业权从原来的66个减少为32个,其中大中型矿山6个、小型矿山22个。至目前,全县铁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85~95%,选矿回收率达到85%;金矿山开采回采率达到85%,选矿回收率达到90%;水泥用灰岩开采回采率达到50%;陶瓷土开采回采率达到85~95%。二是抓住关键矿种找资源。专门委托闽东南地质大队编制金矿、铁矿和石灰石矿3个优势矿种的开发利用专项规划,积极策划并全力支持金、铁、叶腊石、陶瓷土矿等重要矿产资源探矿增储工作;同时,根据全域旅游发展、乡村振兴实际,大力规划发展清洁矿产勘查开采,推进南埕后安、望洋、水口土布山地热勘查3处,龙门滩霞碧、赤水东埔、国宝佛岭矿泉水找矿3处,强化矿产资源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。三是抓住关键节点强监管。加大矿业秩序整顿治理力度,投资130多万元建成全省首个县域矿山三维动态监测监管系统,通过三维建模技术对20多家持证矿山实行“CT”扫描,实现对矿山生态进行精细化、可视化监管。
三
塑造新亮点,抓生态保护修复促稳定
坚持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、节约集约利用、生态友好利用的深度融合,聚焦耕地保护、矿山生态两大重点,着力解决突破一系列政策、资金困难问题,通过试点打造、示范带头,推动全县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。一是探索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。聚焦耕地碎片化、零散化和管护困难等问题,大力实施“山水林田湖草”一体化治理,对辖区内农用地、村庄用地、工矿用地等重新做出布局安排,促进田成方、林成块、路成网、渠相通。2022年全县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.6万亩;在全市率先开展历史遗留损毁采矿用地复垦工作,立项实施项目15个,可新增耕地564亩;编制龙门滩镇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实施方案,整治面积7104亩,计划实施土地整治、乡村振兴项目23个总投资2.12亿元的项目,可新增耕地894亩。二是倾力打造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。抓住获评国家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机遇,以双旗山金矿、邱村金矿、鑫阳铁矿3家国家级绿色矿山为示范带动,以“资源利用集约化、开采方式科学化、生产工艺环保化、企业管理规范化、闭坑矿区生态化”五化标准,在全县启动在产矿山“全覆盖”的绿色矿山创建工作;引导矿山企业利用金矿、铁矿尾矿资源制作混凝土加气砖块、色釉陶瓷以及新型建材,年利用尾矿资源超10万吨;2021年以来,全县分期分批实施矿山生态治理修复14处,治理面积515.32亩。 (来源:德化县政府办)